为了方便叙述,文中把元年作品称为《尼尔》,重制版的《尼尔 人工生命 Ver.1.22474487139…》称为《人工生命》,《尼尔 机械纪元》则简称为《机械纪元》。
平时喜欢并且关注ACG相关作品的朋友,一定对“世界系”这个名词不会陌生,侠义上它是指“主人公与男/女主角为中心的关系性小问题(我和你),中间没有夹杂具体设定,但与世界的危机及世界的灭亡等抽象的大问题直接联系的作品群”。
“世界的危机及世界的灭亡”是指地球规模、或者宇宙规模的最终战争或UFO对地球的侵略战争。“中间没有夹杂具体的设定”是指对于国家和国家机关、社会、以及相关的人几乎没有描写,主人公们的行为与危机感直接与世界的危机的同步描写(引用自维基百科,“世界系”词条)。
比如新海诚的《你的名字》,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国产电影的《少年的你》,由于作品中男女主角“相依为命”的特殊状态,因此都可以归为“世界系”范畴。而本文尽管借用的《超时空要塞 可曾记起爱》的副标题名称,但该作致力于地球文明与天顶星人星际战争中宏大的背景叙事,而非单纯局限于一条辉与林明美和早濑未沙之间的三角关系,因此不算作“世界系”作品。
至于《人工生命》,简直就是一座有关“世界系”作品的博物馆,在这个世界里,横尾太郎个人风格的展示始终处于“我就是我,不一样花火”的程度。即便重制版在体验上做出了不少优化,但这款游戏的异色魅力与独特的表达方式早已经高度绑定,注定会是一款不适合推荐给大多数人的作品。
(注:本文无剧透)
游戏类型:动作角色扮演
厂商:SE
对应平台:多平台
评分:8.4/10
优点:
+ 有着独特魅力的世界系作品,保证小学生绝对不会喜欢
+ 顶级的配乐表现力,将游戏世界观渲染得是非到位
+ 战斗中的操作手感有明显提升
+ 与《机械纪元》搭配食用效果绝佳
缺点:
- 原版作品部分技术上的不便之处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 没有为玩家提供更多的全新内容
近期《指环王》三部曲高清修复版正在国内院线上映,排除那些在评分网站上给该系列影片打低分的傻逼不算(理性讨论:给《指环王》打低分的不是傻逼是什么?),很多影迷为重返中土世界感慨万千,如果我们细数本片导演彼得·杰克逊辉煌的作品履历,其中既有《金刚》《指环王》这样的3A大作和人文色彩浓重的《他们不再老去》,也在其职业生涯早期拍摄过像是《群尸玩过界》这样土法炼钢的低成本恐怖片。
《人工生命》的关注度——如果说这部作品的确有一定关注度的话,那么很大程度上便来自于2017年的《机械纪元》。
由于对2B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机械纪元》成为一时的爆款,和《莱莎》“梗在热度在,梗过气,who you are?”的局面相比,《尼尔》系列在故事深度上显然是有备而来,所以当玩家们抓紧贤者时间开始探究起本作千年脉络的庞杂故事线时,《龙背上的骑士》和初代《尼尔》也就相继浮出水面。
玩家们也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高桥哲哉(代表作《异度神剑》系列),野村哲也和横尾太郎三人比赛挖坑,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而谁又是笑里藏刀。
之所以一开始不谈及具体游戏内容,而是对比作品的规格气场,依然还是出于游戏首发阶段评测的重要功用之一——购买建议。
各位猛男千万不要出于是“2B同款世界观”的幻想就去冲(当然了,本作PC版的售价定价还是起到了一定理性消费的指导作用)。
如果说《机械纪元》是一款横尾太郎编剧,白金工作室负责制作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那么《人工生命》就是一个体现了横尾太郎作者属性上限,并参考《机械纪元》的工业标准,友情设定了一个白金工作室动作游戏的下限(比《变形金刚:破坏战士》还高出大约5公分)。
总的来说,《人工生命》共有四大卖点:剧情、音乐、世界观,还有一个不好意思我没找到。
作为一款重制版游戏,《人工生命》的世界观和主线剧情从一开始就已经板上钉钉。主角尼尔身为“宠妹狂魔”,为了要拯救身患黑文病的妹妹悠娜,毅然决然踏上了末世之旅,誓要与悲哀的宿命一较高下。
后启示录世界观在游戏设定中算得上是一套常规模板,诸如公元2XXX,人类玩火自焚,8成人口一朝GG,曾经遍地外卖和快递小哥的城市,如今成为了怪物横行的恶土,幸存下来的人类退回到中世纪状态,在勉强维持住最低生活保障的情况下,一边琢磨着如何保存文明的星火,一边凝视那深渊,大呼“好耶”。
《人工生命》保持了《尼尔》那种空灵中充满了哀怨,哀怨下温度不断流逝,走到哪都觉得有种“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我为啥还要打开这个游戏找不痛快呢?”的人生感悟。
但这也正是《人工生命》,或者说是横尾太郎作品的一贯特色,这个世界本质上肯定是令人感到绝望的,但偶尔闪过的那一点温柔或者倔强,反倒显得更为珍贵,就像张爱玲形容上海这座城市,纵然有种种不便、不安与不堪,但只要有那么一件温暖的小事,就能让人感动一下午,一整天,一个月,一生一世。
反应到游戏具体的呈现方式上,重制后的《人工生命》无疑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但是高分辨率并不会让原版那个空旷到让人心里发慌,明明是大白天,却比很多恐怖游戏的黑夜还让人感觉压抑的场景氛围变得更加鲜活。
尤其《人工生命》的室外场景大都十分空旷,巨型建筑通过角色与物体之间的悬殊视觉比例,刻意营造一种置身于文明尽头的压迫感,搭配上无机物外观的魔物,就犹如贰瓶勉《BLAME》里面瘆人的戴森球——因为过于纯,反而感觉受到了某种精神污染。
同样是走暗黑系路线,《机械纪元》多少还是会给人一种游戏作为娱乐产品的游玩快感,而《人工生命》直到你接受了游戏里的世界观之后,才能从被排斥的局外人,转换成负重前行的使徒。
个人认为如果你是一个从未接触过该系列作品的玩家,且对世界系作品不是太感冒的话(毕竟这类作品在很多人看来都很“矫情”),就不建议尝试了。
初代《尼尔》发售时,我国次世代主机市场上的主力机型是破解后的光盘版X360,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尼尔》的盗版盘依然卖的不好。
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当时大部分游戏没有中文,剧情上的亮点也就无从谈起;其二则是剧情的缺失,令很多玩家不自觉把本作当成了一款有收集养成元素的动作游戏,并直接拿《鬼泣4》《忍龙2》《猎天使魔女》作为对比的参照物,因此得出了本作打击感,招式设计,物理与魔法攻击之间的衔接处理等战斗系统方面“不太行”的评价。
《人工生命》此次着力改善了原版的战斗手感,在系统基本保持的情况下(系统关联着世界观设定,除非到《FF7RE》那样“重述神话”般程度,否则很难大改),打击感比此前有了明显提升。
部分原因在于开发组考虑到《机械人形》的吸粉效应,为了保证玩家从2B切换到尼尔后骂街,由白金方面再次提供支援,来辅助改良《人工生命》的战斗手感,其中最直观的体验就是格挡反击这种需要精确判定的动作,其手感调教完全符合我们在正统动作游戏里的操作反馈。
除此之外,《机械人形》中的“一言不合就弹幕射击”,“通过某些固定镜头将游戏场景降维至2D”之所以被称为系列传统艺能,就在于初代曾经开创的先河,《人工生命》自然也是保留了这些玩法特色。
而《机械人形》里为了最大限度降低难度,由AI辅助玩家进行“自动战斗”的设定,尽管与《人工生命》的人物背景并不相符,也还是被放在了本作当中,如果你对游玩战斗部分实在没有把我的话,可以交给AI代劳,我个人完全不主张使用就是了。
《人工生命》拥有堪称顶级的配乐表现,游戏中玩家可以把自己的耳朵和心灵完全交给天籁般的旋律,尤其是在游戏相当一部分时间里,抛开故事大背景不谈,角色们所做的事情看起来非常细碎,像是送快递,跑腿,钓鱼,肝素材等等,地图是那种名副其实的“旷野”——空旷的野外。
如果不是因为配乐上佳,我差点就打开播放器里的郭德纲相声和知识分享课解闷儿了。
本作的主线故事提供了足够的感动,包括那些玩家直接或者间接介入到配角故事线,也不乏横尾太郎式的神来之笔,在这种情况下,时不时还要帮村里的街坊跑腿就显得比较啰嗦了,当初考验过一部分玩家的耐心,如今重制版既然有意结交新朋友,为什么还是不肯做一些简化和让步,让玩家更快更直接触及到游戏核心内容呢?
当这种“明知作品偏小众,所以更要找准目标人群尽(照)量(死)满(里)足(坑)的做法”,与“小众美如画,但人家心里还有想要火一把试试”之间的矛盾在作品里发生正面碰撞后,就容易造成游戏价格高,优化不到位,在实现想法之前把过多精力放在如何节省经费等玩家肉眼优化,但又如鲠在喉的短板。
相比之下,倒是本作的菜单和任务指引等功能性模块,与作品的任性程度与否无关,完全是开发者经验不足导致了游玩体验上的不便。
比如支线任务并没有地图上的明确指引,玩家必须根据描述自行寻找路径;地图不能在通常的角色状态下自由缩放,小窗口又无法提供必要的信息量,就必须仿佛打开地图界面,造成游戏节奏上的拖沓;由于某些固定视角的选择,导致战斗中依然存在个别视角问题等等。
我在经营实体游戏店时有一项原则,就是不向顾客推荐任何游戏,即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非核心玩家会把游戏不好玩怪在JS头上,并以此为由提出退款;更是由于像《人工生命》这样的作品,其优缺点完全基于玩家主观意志,光芒绽放取决于是否能遇到一位有缘人。
如果你对世界系作品情投意合,与横尾太郎神交已久,能经得住残酷末世的精神污染,并坚信人类纯洁的爱与高尚的责任感终将成为我们实现自我救赎的取胜之匙,那么《人工生命》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长篇叙事诗。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木心
【编辑:铁士代诺201】